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本文将从精细化程度的角度,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并探讨可采用的处置模式。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模式精细化分类
1、初级资源化利用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初级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针对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材料进行回收和利用,如钢筋、木材、玻璃等,该模式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清洗、破碎等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中级资源化利用模式
中级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初级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化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建材再生: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砖块等破碎后,经过筛选、处理,制备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新型建材。
(2)再生混凝土: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与水泥、水等材料混合,制备成再生混凝土。
(3)再生砖: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砖块破碎后,经过筛选、压制等工艺,制备成再生砖。
3、高级资源化利用模式
高级资源化利用模式是在中级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资源化利用的领域,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绿色建材: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制备成具有环保性能的绿色建材。
(2)生态修复: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材料用于生态修复,如制备生态混凝土、生态砖等。
(3)能源回收: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材料进行能源回收,如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炭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建筑垃圾资源化可采用的处置模式
1、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是将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材料进行分类、清洗、破碎等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包括:
(1)钢筋回收:将废弃钢筋进行切割、清洗、去除锈蚀等处理,重新加工成钢筋。
(2)木材回收:将废弃木材进行切割、筛选、除湿等处理,重新加工成木材制品。
(3)玻璃回收:将废弃玻璃进行清洗、破碎、分类等处理,重新加工成玻璃制品。
2、复合利用
复合利用是将建筑垃圾中的不同材料进行组合,制备成具有新功能的材料,具体包括:
(1)再生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砖块等破碎后,经过筛选、处理,制备成再生骨料。
(2)再生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与水泥、水等材料混合,制备成再生混凝土。
(3)再生砖:将废弃砖块破碎后,经过筛选、压制等工艺,制备成再生砖。
3、能源回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能源回收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材料进行能源回收,如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炭等,具体包括:
(1)生物质燃料:将废弃木材、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制备成生物质燃料。
(2)生物质炭:将废弃木材、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材料进行高温热解,制备成生物质炭。
4、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材料用于生态修复,如制备生态混凝土、生态砖等,具体包括:
(1)生态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与水泥、水等材料混合,制备成具有透水、透气、保水等功能的生态混凝土。
(2)生态砖:将废弃砖块破碎后,经过筛选、压制等工艺,制备成具有透水、透气、保水等功能的生态砖。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推进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精细化程度的角度,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可采用的处置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最大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