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制度目标
1、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科研对象、合作伙伴等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2、维护实验室的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损毁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3、提高实验室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实验室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1、信息安全责任制度
(1)实验室主任对本实验室的信息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自觉维护信息安全。
(3)实验室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2、隐私保护制度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删除等环节的隐私保护制度。
(2)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3)实验室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损毁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3、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工作流程和责任。
(2)实验室应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
(3)实验室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网络设备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实验室应定期更新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提高设备安全性。
(3)实验室应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物理安全管理,防止设备被盗、损坏等。
5、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度
(1)实验室应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实验室应制定数据恢复方案,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
(3)实验室应加强对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的监督,确保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落实到位。
实施细则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收集目的,不得超出收集目的使用个人信息。
(2)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3)在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删除等环节,严格执行本制度。
2、实验室应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
(2)信息安全意识教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信息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3、实验室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如下:
(1)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
(2)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修复安全漏洞。
(3)对实验室网络进行分区管理,限制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
4、实验室应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物理连接,确保设备连接正常。
(2)定期检查网络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定期检查网络设备配置,确保设备配置合理。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标签: #实验室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