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数据安全事件频发,使得数据安全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为提升我国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国家制定了《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本文将从该模型的角度,分析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认证证书一级与二级之间的差异。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分级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将数据安全能力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初级(一级):具备基本的数据安全意识,但缺乏系统性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2、基础级(二级):建立了基本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初步识别、评估和控制。
3、优化级(三级):在基础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4、卓越级(四级):在优化级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安全防护的全面覆盖。
5、领先级(五级):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数据安全风险。
一级与二级差异解析
1、管理体系
一级(初级)的企业在数据安全方面,仅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缺乏系统性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表现为:
(1)未制定数据安全相关政策、制度;
(2)未设立数据安全管理机构;
(3)未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4)未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二级(基础级)的企业在数据安全方面,已建立基本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表现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制定了数据安全相关政策、制度;
(2)设立了数据安全管理机构;
(3)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
(4)制定了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2、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一级(初级)的企业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主要依靠员工的安全意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具体表现为:
(1)未对数据实施分类分级保护;
(2)未实施数据加密、脱敏等安全措施;
(3)未对数据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进行安全监控。
二级(基础级)的企业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技术手段,具体表现为:
(1)对数据实施分类分级保护;
(2)实施数据加密、脱敏等安全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对数据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进行安全监控。
3、培训与意识
一级(初级)的企业在数据安全培训与意识方面,主要依靠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具体表现为:
(1)未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
(2)未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
二级(基础级)的企业在数据安全培训与意识方面,已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
(1)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
(2)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级与二级在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级企业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防护能力、培训与意识等方面均优于一级企业,企业在追求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认证证书时,应努力提升自身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争取达到二级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数据安全防护整体水平的提升。
标签: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认证证书一级二级区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