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隐私数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加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制度目标
1、保障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2、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增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规范个人隐私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共享、删除等环节,确保数据安全。
4、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内部泄露。
(一)个人信息收集
1、依法合规收集:在收集个人信息前,明确收集目的、范围、方式,并取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
2、最小化原则:仅收集实现目的所必需的个人信息,不得过度收集。
3、主体明确:明确个人信息收集者的身份,确保个人信息收集合法、合规。
(二)个人信息存储
1、安全存储:采用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确保个人信息存储安全。
2、分级管理:根据个人信息敏感程度,进行分级存储,确保不同级别信息的安全。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个人信息存储设施,确保存储设施安全可靠。
(三)个人信息使用
1、明确用途:使用个人信息前,明确使用目的,确保使用合法、合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限制范围:仅限于实现个人信息收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不得滥用。
3、主体授权:未经个人信息主体授权,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其他目的。
(四)个人信息共享
1、依法共享: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与相关机构、企业共享个人信息。
2、主体同意:在共享前,取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
3、保密协议:与共享方签订保密协议,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五)个人信息删除
1、定期清理: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确保个人信息及时删除。
2、主体请求: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
3、删除验证:删除个人信息时,确保信息已无法恢复。
(六)内部管理
1、培训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培训,提高员工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考核评估: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员工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
3、漏洞修复: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防止内部泄露。
制度执行
1、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度实施、监督、考核等工作。
2、定期开展个人信息安全检查,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3、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制度由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本制度旨在全面加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为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信息安全美好未来。
标签: #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