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自2021年11月1日起,《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保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综合性立法,《个保法》的出台,对于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个保法》的立法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等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现象,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于2017年启动了《个保法》的立法工作。
《个保法》共七章七十九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处理个人信息的活动,包括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删除等。
2、原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3、个人信息权益:明确个人信息主体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查阅权、更正权、删除权、投诉举报权等权益。
4、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规定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应当符合国家网信部门的规定,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6、违法责任: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个保法》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个保法》的实施意义
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通过立法明确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效遏制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
2、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推动数据资源合理利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通过立法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4、保护国家安全:防范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个保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个保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要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监管,切实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标签: #个人数据保护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