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为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本文将全面解读《数据安全法》的重点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法律法规。
数据安全法概述
《数据安全法》共七章七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法律责任等,以下为《数据安全法》的重点解读。
数据安全法重点解读
1、数据安全基本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
(1)安全与发展并重,在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
(2)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
(3)权责一致,明确数据安全责任,确保各方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4)风险预防,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提前防范数据安全风险。
2、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将数据分为个人信息、重要数据、一般数据三类,并依据数据类型和敏感程度进行分级,各级政府、企业和组织应根据数据分类分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收集,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目的、方式和范围。
(2)数据存储,存储数据应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不被泄露、篡改、毁损。
(3)数据传输,传输数据应采用安全协议,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4)数据处理,处理数据应遵守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不得滥用数据。
4、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1)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明确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主体、范围、方法和程序。
(2)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对评估结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数据安全。
5、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安全事件报告,发现数据安全事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2)数据安全事件调查,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3)数据安全事件通报,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通报,提高公众数据安全意识。
6、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违反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等。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构建数据安全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数据安全法》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全文解读重点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