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SQL概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编程语言,它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等功能,SQL已成为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数据库系统,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SQL核心概念
1、数据库(Database):存储数据的容器,用于组织和管理数据。
2、表(Table):数据库中存储数据的集合,由行和列组成。
3、列(Column):表中的字段,用于描述数据的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行(Row):表中的记录,代表实际的数据。
5、主键(Primary Key):唯一标识表中每条记录的字段。
6、外键(Foreign Key):一个表中的字段,它与另一个表中的主键相对应,用于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联。
SQL语句
1、数据查询(SELECT)
SELECT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其基本语法如下: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查询名为“学生”的表中年龄大于18岁的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学生 WHERE 年龄 > 18;
2、数据定义(CREATE)
CREATE语句用于创建数据库、表、索引等,其基本语法如下:
CREATE TABLE 表名 (
列名 数据类型 [约束],
...
);
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的表,包含学号、姓名、年龄和性别四个字段:
CREATE TABLE 学生 (
学号 INT,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姓名 VARCHAR(20),
年龄 INT,
性别 CHAR(1)
);
3、数据操纵(INSERT、UPDATE、DELETE)
INSERT语句用于向表中插入数据,其基本语法如下:
INSERT INTO 表名 (列名1, 列名2, ...) VALUES (值1, 值2, ...);
向“学生”表中插入一条记录:
INSERT INTO 学生 (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VALUES (1, '张三', 19, '男');
UPDATE语句用于更新表中的数据,其基本语法如下: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 = 值1, 列名2 = 值2, ... WHERE 条件;
将“学生”表中年龄为19岁的学生年龄修改为20岁:
UPDATE 学生 SET 年龄 = 20 WHERE 年龄 = 19;
DELETE语句用于删除表中的数据,其基本语法如下: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删除“学生”表中年龄为20岁的学生记录:
DELETE FROM 学生 WHERE 年龄 = 2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控制(GRANT、REVOKE)
GRANT语句用于授予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权限,其基本语法如下:
GRANT 权限 ON 表名 TO 用户;
授予用户“张三”对“学生”表的查询权限:
GRANT SELECT ON 学生 TO 张三;
REVOKE语句用于撤销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权限,其基本语法如下:
REVOKE 权限 ON 表名 FROM 用户;
撤销用户“张三”对“学生”表的查询权限:
REVOKE SELECT ON 学生 FROM 张三;
SQL技巧与优化
1、使用索引提高查询效率。
2、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OR”和“IN”操作符。
3、使用JOIN操作符代替子查询。
4、优化查询语句,减少不必要的字段选择。
5、定期清理数据库,删除无效数据和索引。
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掌握SQL对于数据库管理和开发至关重要,本文从SQL概述、核心概念、SQL语句、技巧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QL。
标签: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笔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