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够迅速补充患者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对抢救危重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输液故障,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解析输液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输液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空气栓塞
(1)故障现象: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等症状,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排除方法:立即停止输液,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以便使空气进入右心室后到达肺动脉内,减少对肺循环的影响,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液体外渗
(1)故障现象: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
(2)排除方法: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必要时,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抗生素治疗。
3、液体漏液
(1)故障现象:输液管路连接处出现液体渗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排除方法:检查输液管路连接处,确认连接是否牢固,如连接处有松动,应重新连接;如输液管破裂,应更换新的输液管。
4、液体逆流
(1)故障现象: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
(2)排除方法:立即停止输液,检查输液管路是否畅通,确认有无空气进入,如有空气进入,应将空气排出;如输液管路畅通,则可能为患者血压下降所致,应调整输液速度。
5、液体温度过高或过低
(1)故障现象:患者出现寒战、发热、不适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排除方法:检查输液瓶或输液管路,确认是否使用了未加热或过热的液体,如温度过高,应将液体放至室温;如温度过低,应将液体加热至体温。
6、液体滴注不畅
(1)故障现象:输液速度过慢或停滞。
(2)排除方法: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通畅,确认有无堵塞,如有堵塞,可轻轻敲打输液管路,使其畅通;如仍不畅,应更换新的输液管。
输液故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掌握输液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输液故障的处理技巧,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标签: #输液故障及其排除的方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