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定义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
公共设施,是指为满足公共需求,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投资建设的,为公众提供基本服务的设施,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区别
1、投资主体不同
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有时也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而公共设施的投资主体则更为广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
2、服务对象不同
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如交通运输、能源等;而公共设施的服务对象则是特定的群体,如教育、卫生等。
3、性质不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基础设施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公共设施则更多地体现公益性、福利性,旨在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
4、规模不同
基础设施的规模较大,往往涉及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公共设施的规模相对较小,多集中在城市社区或特定区域。
基础设施是否属于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的收益;非排他性是指消费者无法被排除在消费该商品之外。
基础设施具有以下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非竞争性:基础设施的提供,如道路、桥梁等,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其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一条道路的建设,并不会因为某一车辆的使用而减少其他车辆的使用。
2、非排他性:基础设施的提供,如电力、燃气等,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其使用无法被排除,一个居民家庭使用电力,并不会因为其他家庭不使用电力而受到影响。
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公共物品。
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的概念,基础设施是公共物品,其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标签: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分别指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