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计算机架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功耗和可靠性,自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架构经历了多次变革,其中最为著名的两大体系分别是冯·诺依曼架构和哈佛架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架构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冯·诺依曼架构
1、简介
冯·诺依曼架构,又称为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石,该架构由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主要特点是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由中央处理器(CPU)依次执行。
2、架构组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冯·诺依曼架构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3)存储器: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4)输入设备:将外部数据输入计算机。
(5)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
3、优点
(1)易于编程: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便于程序员进行编程。
(2)通用性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3)扩展性好:易于增加新的功能模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缺点
(1)存储器容量有限:由于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容易导致存储器容量不足。
(2)速度慢:由于数据和控制指令共享存储器,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执行速度降低。
哈佛架构
1、简介
哈佛架构,又称为存储器分隔架构,是一种将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两个不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架构,该架构于1960年代初期由哈佛大学提出,主要特点是程序指令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相互独立。
2、架构组成
哈佛架构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2)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3)程序存储器:存储程序指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存储器:存储数据。
(5)输入/输出设备:负责数据输入/输出。
3、优点
(1)速度快:由于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独立的存储器中,可以减少冲突,提高执行速度。
(2)存储器容量大: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独立的存储器中,有利于扩展存储器容量。
4、缺点
(1)编程复杂:程序指令和数据存储在不同存储器中,对程序员要求较高。
(2)通用性较差:由于架构设计的原因,不易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
冯·诺依曼架构和哈佛架构是计算机架构的两大体系,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架构也在不断演变,以满足更高的性能和功耗要求。
标签: #计算机架构两大体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