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治理法律法规概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规范数据处理活动,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数据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本文将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概览,并探讨合规路径。
数据治理法律法规体系
1、国家层面
(1)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10日起实施,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部门层面
(1)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
(2)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旨在对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审查。
(3)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旨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3、地方层面
部分省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数据治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数据治理法律法规要点
1、数据安全
(1)数据分类分级:根据数据安全法,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并按照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2)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数据处理者发现数据安全事件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2、个人信息保护
(1)个人信息收集: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2)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3)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个人信息主体享有查询、更正、删除、限制处理等权利。
3、数据共享与开放
(1)数据共享原则:数据共享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安全的原则。
(2)数据开放原则:数据开放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3)数据共享平台:国家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治理合规路径
1、建立数据治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明确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共享等方面的责任。
2、评估数据安全风险:企业应定期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依法处理个人信息:企业应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合法、正当、必要地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删除个人信息。
4、参与数据共享与开放:企业应积极参与数据共享与开放,推动数据资源合理利用。
5、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数据安全事件的能力。
数据治理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治理合规,确保在数据时代稳健发展。
标签: #数据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