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企业合规管理,规范合规审查工作,提高企业合规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分支机构等各类组织内部的合规性审查工作。
合规性审查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预防和化解合规风险。
2、全面审查、重点突出的原则,对业务流程、规章制度、项目合同等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3、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依法依规进行审查,确保审查结果公正、客观。
4、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原则,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持续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审查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
2、道德伦理合规性审查,审查业务活动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内部规章制度合规性审查,审查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风险防控合规性审查,审查业务活动是否存在合规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5、保密性审查,审查业务活动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确保信息安全。
合规性审查的程序
1、审查申请,各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前,应向合规管理部门提交合规审查申请,说明业务活动内容、预期效果、合规风险等。
2、审查立项,合规管理部门对审查申请进行审核,确定审查项目,并成立审查小组。
3、审查实施,审查小组根据审查项目,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业务活动合规性,提出审查意见。
4、审查反馈,审查小组将审查意见反馈给申请部门,申请部门根据审查意见进行整改。
5、审查报告,审查小组在审查结束后,撰写审查报告,提交给合规管理部门。
合规性审查的责任
1、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负责,确保业务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合规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合规性审查工作,对审查结果负责。
3、审查小组成员应客观、公正、严谨地开展审查工作,对审查结果负责。
监督检查
1、公司定期对合规性审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审查工作质量。
2、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对合规性审查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附则
1、本管理办法由公司合规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标签: #合规性审查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