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是我国银行业在数据治理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旨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指引》的发布背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资产日益丰富,在数据治理方面,我国银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安全风险较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也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指引》,该《指引》旨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推动数据在业务发展中的深度应用。
《指引》共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治理目标与原则,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目标是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应用,并提出了数据治理应遵循的四大原则:依法合规、安全可靠、科学规范、持续改进。
2、数据治理组织架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的职责分工,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质量管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应用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确保数据质量符合业务需求。
4、数据安全保障,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范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安全风险。
5、数据应用与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数据应用与创新,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升业务运营效率、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
6、数据治理评估与改进,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定期开展数据治理评估,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7、数据治理监督与问责,明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监督职责,对数据治理不到位、存在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问责。
《指引》的意义与影响
《指引》的发布,对我国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推动银行业数据治理规范化,通过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质量管理、安全保障、应用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为银行业数据治理提供了规范化指导。
2、提升银行业数据质量与安全性,通过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安全保障,有助于提高银行业数据质量,降低数据安全风险,保障客户权益。
3、促进银行业创新发展,通过鼓励数据应用与创新,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挖掘数据价值,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4、提高银行业监管效能,通过明确数据治理监督与问责机制,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效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数据治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指引》精神,加强数据治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