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本文将全面解析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体系,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体系概述
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法律法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基础性法律法规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2)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对网络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处理、传输等活动进行了规范。
2、部门性法律法规
(1)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法律,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2)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10日通过,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3、行业性法律法规
(1)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进行了规定。
(2)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网络运营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进行了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地方性法律法规
部分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个人信息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1、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处理、传输等方面的规定
(1)个人信息收集:个人信息收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2)个人信息使用:个人信息使用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非法使用个人信息。
(3)个人信息存储:个人信息存储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4)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非法处理个人信息。
(5)个人信息传输:个人信息传输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2、个人信息保护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网络运营者: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2)个人信息处理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3)个人信息主体: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更正、停止侵害个人信息等。
3、违法责任
(1)行政责任: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刑事责任: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需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强化监管执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权益。
标签: #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有哪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