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保密范围
1、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事项。
2、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3、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实验室在科研、生产、试验等过程中形成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且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三、保密责任
1、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实验室的保密工作全面负责。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负责,确保本部门工作人员遵守保密规定。
3、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均为保密责任人,有义务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
四、保密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
- 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机构,明确保密工作职责。
- 定期开展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
- 建立保密工作考核制度,对保密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2、技术措施
- 对涉密场所、设备、物品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 使用加密技术对涉密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信息传输、存储和使用安全。
- 对涉密计算机、网络等设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3、管理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制定涉密文件、资料、物品的收发、登记、保管、销毁等管理制度。
- 对涉密人员进行背景审查,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保密意识。
- 对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进行登记备案,明确保密期限和责任。
五、保密工作流程
1、信息分类
- 根据信息密级,将信息分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
- 对涉密信息进行编号、登记,确保信息可追溯。
2、信息传递
- 涉密信息传递应通过保密渠道进行,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
- 不得通过非保密渠道传递涉密信息。
3、信息使用
- 严格限制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围,确保信息仅限于必要知悉人员使用。
- 对使用涉密信息的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高其保密意识。
4、信息销毁
- 涉密信息在销毁前,应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无遗漏。
- 涉密信息销毁后,应做好记录,确保信息无法恢复。
六、奖惩措施
1、对在保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违反保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实验室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
八、具体实施
1、保密标识
- 对涉密文件、资料、物品等,应在明显位置标注保密标识,提醒相关人员注意保密。
2、保密协议
- 与涉及保密事项的合作单位、个人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保密责任。
3、保密审查
- 对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进行定期审查,确保其符合保密要求。
4、保密检查
- 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对实验室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5、保密档案
- 建立保密档案,对实验室保密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实验室保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为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实验室内部技术秘密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实验室保密管理制度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