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水资源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标准,并提出优化策略。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标准
1、水资源利用率概念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水利工程、节水措施等手段,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程度,它通常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2、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标准值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年)》和《“十四五”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标准如下:
(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到2025年,降至58立方米;到2030年,降至40立方米。
(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到2025年,降至50立方米;到2030年,降至35立方米。
(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到2025年,达到0.58;到2030年,达到0.6。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现状分析
1、水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据统计,2019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了28.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了33.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了0.03。
2、地域差异明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较高,而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
3、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水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在0.7以上。
优化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策略
1、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1)加强水资源规划与调配,建立健全水资源规划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
(2)强化水资源管理执法,加大水资源管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用水、浪费水资源等行为。
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1)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循环用水。
(2)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对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节水设备的市场占有率。
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1)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对高耗水产业实施严格的用水许可制度,限制其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发展节水型产业,鼓励发展节水型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农业节水
(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降低农业用水量。
(2)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5、深化水资源价格改革
(1)建立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根据水资源稀缺程度、用水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
(2)完善水资源税费政策,加大水资源税费征收力度,引导水资源合理利用。
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通过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节水、深化水资源价格改革等措施,有望实现我国水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
标签: #水资源利用率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