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储能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方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探讨了基于分布式控制模式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旨在为我国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
1、电网辅助服务
分布式储能系统可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如调峰、调频、备用等,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分布式储能系统可快速响应电网需求,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削峰填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分布式发电并网
分布式储能系统可提高分布式发电并网的稳定性,降低并网成本,通过储能系统,可平滑分布式发电出力,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实现与电网的友好互动。
3、电力需求侧管理
分布式储能系统可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负荷侧削峰填谷,在用电高峰时段,储能系统可释放能量,降低电网负荷,提高用电效率。
4、城市微电网
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作为城市微电网的能源缓冲,提高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微电网运行过程中,储能系统可确保供电稳定,降低停电风险。
基于分布式控制模式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
1、系统架构
分布式储能能量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负责采集分布式储能系统各部件的实时数据,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
(2)网络层:实现数据传输,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平台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4)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实现能量管理、设备监控、运行优化等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控制策略
(1)能量管理策略:根据电网需求、电池状态和负荷需求,实现储能系统与电网的互动,实现削峰填谷、调峰调频等功能。
(2)设备监控策略:实时监测电池状态,预测电池寿命,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运行优化策略:根据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数据,实现储能系统的最优运行。
方法与流程
1、数据采集与处理
(1)采集分布式储能系统各部件的实时数据,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滤波、归一化等。
(3)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2、能量管理
(1)根据电网需求、电池状态和负荷需求,制定能量管理策略。
(2)根据能量管理策略,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
(3)实时监测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设备监控
(1)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
(2)预测电池寿命,为电池更换提供依据。
(3)分析设备故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4、运行优化
(1)根据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数据,制定运行优化策略。
(2)对储能系统进行运行优化,提高系统效率。
(3)实时调整优化策略,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基于分布式控制模式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在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创新控制模式和方法,可有效提高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