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港口货物吞吐量定义
港口货物吞吐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港口进出货物的总量,它是衡量港口吞吐能力和货物集散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港口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港口货物吞吐量包括进口货物吞吐量和出口货物吞吐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港口货物吞吐量分类
1、按货物种类分类
(1)干散货:如煤炭、矿石、粮食等。
(2)液体货物:如原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气等。
(3)集装箱货物:指以集装箱为载体的货物。
(4)其他货物:如木材、钢材、汽车、化肥等。
2、按运输方式分类
(1)海运货物吞吐量:通过海上运输进出港口的货物。
(2)铁路货物吞吐量:通过铁路运输进出港口的货物。
(3)公路货物吞吐量:通过公路运输进出港口的货物。
(4)内河航运货物吞吐量:通过内河航运进出港口的货物。
3、按货物性质分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外贸货物吞吐量:通过港口进出口的国际贸易货物。
(2)内贸货物吞吐量:通过港口国内贸易的货物。
港口货物吞吐量计算方法
1、体积法
体积法是指以货物的体积作为计算吞吐量的依据,计算公式为:
港口货物吞吐量(吨)= 货物体积(立方米)× 货物密度(吨/立方米)
2、重量法
重量法是指以货物的重量作为计算吞吐量的依据,计算公式为:
港口货物吞吐量(吨)= 货物重量(吨)
3、集装箱法
集装箱法是指以集装箱的数量作为计算吞吐量的依据,计算公式为:
港口货物吞吐量(TEU)= 集装箱数量(TEU)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车次法
车次法是指以运输工具(如船舶、火车、汽车等)的次数作为计算吞吐量的依据,计算公式为:
港口货物吞吐量(车次)= 运输工具次数
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因素
1、港口基础设施:港口设施、设备、航道、锚地等。
2、航运市场:国内外市场需求、运输成本、航线布局等。
3、政策法规:港口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4、技术进步:港口装卸、运输、管理等技术的提升。
5、区域经济发展:港口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等。
港口货物吞吐量是衡量港口吞吐能力和货物集散能力的重要指标,了解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港口资源,推动港口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
标签: #港口货物吞吐量定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