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环节,以及涉及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各项活动。
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实验室主任
1、负责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2、审批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指导、监督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的实施。
(二)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人员
1、负责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2、组织、协调、监督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各项措施的实施;
3、对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4、对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
(一)检测数据信息收集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相关规定,收集必要、合法、准确的检测数据信息;
2、收集检测数据信息时,告知被收集者收集目的、使用范围、保存期限等,并取得被收集者同意;
3、对收集的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确保信息主体匿名性。
(二)检测数据信息存储
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存储设备,确保存储设备安全可靠;
2、对存储的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定期对存储的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三)检测数据信息使用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相关规定,使用检测数据信息;
2、使用检测数据信息时,确保信息主体知情同意;
3、对使用过程中的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确保信息主体匿名性。
(四)检测数据信息加工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相关规定,加工检测数据信息;
2、加工检测数据信息时,确保信息主体知情同意;
3、对加工过程中的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确保信息主体匿名性。
信息安全保障
(一)网络安全防护
1、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外部攻击;
2、对实验室内部网络进行隔离,确保检测数据信息不被非法访问;
3、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进行维护、更新,确保网络安全。
(二)数据安全防护
1、对检测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2、对检测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
3、定期对数据安全措施进行审计,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安全意识培训
1、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演练,提高实验室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
监督检查
(一)实验室内部监督检查
1、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
(二)外部监督检查
1、上级主管部门对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社会公众对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
法律责任
(一)实验室违反本制度,导致检测数据信息泄露、丢失、篡改等,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泄露、丢失、篡改检测数据信息,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未履行职责,导致检测数据信息泄露、丢失、篡改等,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附则
(一)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标签: #实验室检测数据信息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