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
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于2018年通过,旨在保护加州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赋予消费者对个人信息更多的控制权,该法案规定,企业需在收集、使用、共享个人信息时,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告知:企业在收集个人信息前,需向消费者明示收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控制权: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删除其个人信息,有权拒绝企业对其个人信息进行画像。
3、透明度:企业需向消费者公开其收集、使用、共享个人信息的方式。
4、数据泄露通知:企业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需在30天内通知消费者。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实施,旨在加强欧盟境内个人数据保护,该条例对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消费者的权利、数据跨境传输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1、数据主体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其个人信息、更正或删除个人信息、限制或反对处理个人信息等。
2、数据处理原则:数据处理者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超出目的范围处理个人信息。
3、数据跨境传输:数据处理者需确保数据跨境传输符合欧盟法律要求。
4、数据保护官:企业需设立数据保护官,负责监督企业数据保护工作。
三、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档法案》(PIPEDA)
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档法案》于2000年通过,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该法案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个人信息处理者需明确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共享个人信息的目的。
2、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其个人信息,有权要求企业更正或删除个人信息。
3、数据跨境传输:数据处理者需确保数据跨境传输符合加拿大法律要求。
四、澳大利亚《隐私法案》(Privacy Act)
澳大利亚《隐私法案》于1988年通过,旨在规范政府机构和个人数据处理者的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该法案规定:
1、政府机构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
2、个人数据处理者需明确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共享个人信息的目的。
3、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其个人信息,有权要求企业更正或删除个人信息。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18年通过,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行为,该法案规定:
1、个人信息处理者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其个人信息,有权要求企业更正或删除个人信息。
3、数据跨境传输:数据处理者需确保数据跨境传输符合韩国法律要求。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PIPL)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15年通过,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行为,该法案规定:
1、个人信息处理者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
2、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其个人信息,有权要求企业更正或删除个人信息。
3、数据跨境传输:数据处理者需确保数据跨境传输符合日本法律要求。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企业应关注各国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确保自身在处理个人信息时符合当地法律规定。
标签: #国外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