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计算机领域,8051微控制器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作为一款经典的8位微控制器,8051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的输出机制是其内部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8051CPU访问外部存储器的地址输出机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8051CPU概述
8051微控制器是由英特尔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小型化和易于编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通信等领域,8051CPU具有一个8位的中央处理器,32个通用寄存器,以及丰富的I/O端口,使其在处理各种应用场景时表现出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外部存储器概述
外部存储器是指与8051CPU相连的存储设备,如RAM、ROM、EEPROM等,这些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数据等信息,以满足系统运行的需求,在8051系统中,外部存储器通常通过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与CPU相连。
三、8051CPU访问外部存储器的地址输出机制
1、地址总线
8051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首先需要输出地址信息,地址总线用于传输CPU发出的地址信号,以确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8051CPU的地址总线通常由16位组成,因此能够访问64KB的外部存储空间。
2、地址输出方式
在8051CPU中,地址输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分时复用输出:8051CPU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将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通过同一条数据总线进行传输,在地址输出期间,数据总线上的信号为无效状态,以避免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之间的冲突。
(2)独立输出:8051CPU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将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分别通过不同的数据总线进行传输,这种输出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但需要占用更多的硬件资源。
3、地址输出过程
当8051CPU需要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其地址输出过程如下:
(1)CPU根据程序代码的需要,确定要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
(2)CPU将地址信息输出到地址总线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地址总线将地址信息传输到外部存储器;
(4)外部存储器根据地址信息,找到对应的存储单元,并将数据信息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5)数据总线将数据信息传输回CPU,完成数据读取或写入操作。
8051CPU访问外部存储器的地址输出机制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通过对地址输出方式、地址输出过程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8051系统的运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配置外部存储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标签: #8051cpud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 #地址的输出是(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