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关系数据库作为现代信息系统中存储、管理和检索数据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是关系模型,在关系模型中,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存储,通过关系运算对数据进行查询、更新等操作,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运算类型——并、差、交,是关系数据库操作的基础,对于理解和运用关系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三种基本运算类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关系数据库的操作。
并运算
并运算是指将两个关系合并为一个关系,其中包含两个关系中所有不同的元组,在数学符号中,并运算用“∪”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关系R和S,分别表示如下:
R:(A, B, C) | (1, 2, 3) | (4, 5, 6)
S:(A, B, C) | (1, 2, 4) | (7, 8, 9)
对R和S进行并运算,得到的新关系为:
R∪S:(A, B, C) | (1, 2, 3) | (4, 5, 6) | (1, 2, 4) | (7, 8, 9)
2、并运算的性质
(1)交换律:R∪S = S∪R
(2)结合律:(R∪S)∪T = R∪(S∪T)
(3)恒等律:R∪∅ = R
差运算
差运算是指从一个关系中删除与另一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在数学符号中,差运算用“-”表示。
1、举例说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假设有两个关系R和S,分别表示如下:
R:(A, B, C) | (1, 2, 3) | (4, 5, 6)
S:(A, B, C) | (1, 2, 4)
对R和S进行差运算,得到的新关系为:
R-S:(4, 5, 6)
2、差运算的性质
(1)交换律:R-S ≠ S-R
(2)结合律:(R-S)-T = R-(S∪T)
(3)分配律:R-(S∪T) = (R-S)∪(R-T)
交运算
交运算是指找出两个关系中相同的元组,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在数学符号中,交运算用“∩”表示。
1、举例说明
假设有两个关系R和S,分别表示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A, B, C) | (1, 2, 3) | (4, 5, 6)
S:(A, B, C) | (1, 2, 4)
对R和S进行交运算,得到的新关系为:
R∩S:(A, B, C) | (1, 2, 3)
2、交运算的性质
(1)交换律:R∩S = S∩R
(2)结合律:(R∩S)∩T = R∩(S∩T)
(3)恒等律:R∩∅ = ∅
本文深入解析了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运算类型——并、差、交,通过了解这些运算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关系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算,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标签: #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运算类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