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021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数据安全法》,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法的实施,旨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数据安全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共分为七章七十九条,包括总则、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法律责任和附则等七个部分,以下是该法实施的相关要点:
明确数据安全保护主体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保护主体,包括数据处理者、数据安全监管机构、数据安全评估机构等,数据处理者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数据安全监管机构负责数据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数据安全评估机构负责对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保护工作进行评估。
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分级,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数据处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重要数据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公民个人信息等的数据;核心数据是指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数据。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履行以下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1、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2、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3、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报告、通报,并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法》要求数据处理者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2、数据安全事件的影响程度;
3、数据安全事件的处理措施。
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数据安全法》规定,数据处理者发现数据安全事件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停止数据安全事件的行为;
2、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安全事件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4、向数据安全监管机构报告数据安全事件。
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对违反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对数据安全事件负有责任的个人和单位,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附则
《数据安全法》的附则部分规定了数据安全法的解释权、生效日期等事项,该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对于加强我国数据安全保护,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据安全法实施过程中,各方应共同努力,确保数据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标签: #中国数据安全法实施时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