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明确其在新时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2、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2、如何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在其中的作用。
2、提问: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二)新课讲授
1、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
(1)道德素养:包括诚信、友善、尊重、责任感等。
(2)法治素养:包括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新时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
(1)道德素养是公民素养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2)法治素养是公民素养的保障,是维护国家法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3、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诚信:诚实守信,遵守承诺,不做虚假宣传。
(2)友善: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3)尊重: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公德,尊重他人权利。
(4)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关爱集体,关心国家。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结合实际,谈谈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
2、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四)总结与反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
1、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讨论、案例分析等。
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鼓励学生阅读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明确其在新时代公民素养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为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标签: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写教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