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案例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核心资产之一,近年来企业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社会信任危机,为保障数据安全,我国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本文将以某知名企业数据泄露事件为例,分析其违反《数据安全法》的行为,并提出相关启示。
案例分析
1、事件概述
某知名企业A在2020年6月发生一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用户个人信息、企业内部数据等共计10万条,事件发生后,A企业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扩大,经调查,此次数据泄露事件是由于A企业内部员工违规操作导致。
2、违法行为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未履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义务
根据《数据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收集、存储、使用、处理、传输、删除的数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A企业在此次事件中未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导致数据泄露风险难以控制。
(2)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数据安全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安全,A企业在此次事件中,未对内部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也未设置相应的权限控制,导致员工违规操作导致数据泄露。
(3)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数据泄露事件
《数据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应当在发现之日起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A企业在发现数据泄露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违反了法律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启示
1、强化数据安全意识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员工数据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
2、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职责,确保数据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企业应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严格执行数据安全措施
企业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确保数据安全。
5、及时报告数据泄露事件
企业发现数据泄露事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扩大。
企业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企业应严格遵守《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数据安全,通过分析某知名企业数据泄露事件,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提高企业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标签: #数据安全法案例分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