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灾难风险也日益增加,为了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灾难恢复能力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灾难恢复能力等级一共分为几级?各级别又有哪些特点?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概述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是指企业应对各类灾难(如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系统故障等)的能力和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标准,灾难恢复能力等级分为五级,分别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灾难恢复等级一:基本保护
2、灾难恢复等级二:部分保护
3、灾难恢复等级三:业务连续性
4、灾难恢复等级四:业务连续性高级
5、灾难恢复等级五:灾难恢复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详解
1、灾难恢复等级一:基本保护
基本保护级别的企业,主要采取一些基础的保护措施,如备份、数据加密、物理安全等,该级别的特点是:
(1)备份策略简单,主要针对关键数据;
(2)系统恢复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3)对业务连续性影响较小。
2、灾难恢复等级二:部分保护
部分保护级别的企业在基本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保护措施,如灾备中心、容灾备份等,该级别的特点是:
(1)备份策略更加完善,覆盖关键数据和业务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系统恢复时间缩短至数小时;
(3)对业务连续性有一定保障。
3、灾难恢复等级三:业务连续性
业务连续性级别的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灾难恢复体系,确保在灾难发生时,业务能够快速恢复,该级别的特点是:
(1)备份策略全面,覆盖所有业务系统;
(2)系统恢复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别;
(3)对业务连续性有较高保障。
4、灾难恢复等级四:业务连续性高级
业务连续性高级级别的企业在业务连续性级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灾难恢复能力,该级别的特点是:
(1)备份策略更加精细,实现零数据丢失;
(2)系统恢复时间缩短至秒级别;
(3)对业务连续性有极高保障。
5、灾难恢复等级五:灾难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灾难恢复级别的企业,具备完善的灾难恢复体系,能够在灾难发生时,快速恢复业务,并确保企业运营不受影响,该级别的特点是:
(1)备份策略极为完善,实现零数据丢失;
(2)系统恢复时间极短,甚至可以实现秒级恢复;
(3)对业务连续性有最高保障。
选择合适的灾难恢复能力等级
企业在选择灾难恢复能力等级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
2、灾难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3、投资预算和资源限制;
4、灾难恢复需求。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对企业应对灾难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灾难恢复能力等级,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降低损失。
标签: #灾难恢复能力等级一共分为几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