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超欠挖问题,即超挖与欠挖,是矿山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超挖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而欠挖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等问题,分析超欠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矿山工程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超欠挖问题的定义
1、超挖:指矿山工程实际开挖量超过设计开挖量。
2、欠挖:指矿山工程实际开挖量低于设计开挖量。
超欠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设计因素
(1)设计不合理:矿山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地质条件、资源分布等了解不足,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从而引发超欠挖问题。
(2)设计变更频繁:矿山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设计方案频繁变更,增加了超欠挖风险。
2、施工因素
(1)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超欠挖现象。
(2)施工技术不成熟:矿山工程采用的技术不成熟,施工过程中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导致超欠挖。
(3)施工设备不完善:施工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导致超欠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监理因素
(1)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不足,导致超欠挖问题难以发现和纠正。
(2)监理人员素质不高:监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管。
4、政策因素
(1)政策不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导致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超欠挖现象。
(2)政策执行不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政策执行不力,导致矿山企业超欠挖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对策探讨
1、完善设计环节
(1)加强地质勘探:在矿山工程设计前,加强对地质条件的勘探,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相符。
(2)优化设计方案:根据地质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超欠挖风险。
2、强化施工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规范化。
3、加强监理工作
(1)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监管能力。
(2)加强施工现场监管: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超欠挖问题。
4、完善政策法规
(1)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加强对矿山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各方责任。
(2)加强政策执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政策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超欠挖问题是矿山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对策,对于提高矿山工程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设计、强化施工管理、加强监理工作以及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超欠挖风险,为矿山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标签: #超欠挖问题产生主要原因的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