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工作成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手段,为加强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本文依据《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规定,从监测、预警、处置、培训和宣传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威胁监测
1、监测内容
(1)网络攻击:针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网络设备的攻击行为。
(2)恶意代码:针对计算机、移动设备等终端的恶意软件、病毒、木马等。
(3)网络钓鱼:利用伪造网站、冒充他人身份等方式,诱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
(4)网络诈骗:利用网络进行非法集资、虚假交易、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活动。
(5)网络窃密:针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网络设备的窃密行为。
2、监测手段
(1)技术手段: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设备,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异常行为。
(2)人工监测: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日志、报警信息等进行人工分析,发现潜在威胁。
(3)信息共享: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行业组织、企业等开展信息共享,共同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威胁预警
1、预警内容
(1)网络安全事件:针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网络设备的网络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网络安全漏洞:针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网络设备的已知漏洞。
(3)网络安全趋势:国内外网络安全发展趋势、攻击手段、攻击目标等。
2、预警手段
(1)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安全威胁监测系统,对潜在威胁进行预警。
(2)人工分析: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安全事件、漏洞等信息进行分析,发布预警。
(3)信息发布: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发布网络安全预警信息。
网络安全威胁处置
1、处置原则
(1)及时性:在发现网络安全威胁后,尽快采取处置措施。
(2)有效性:采取的处置措施能够有效消除网络安全威胁。
(3)协同性: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2、处置流程
(1)接报:接到网络安全威胁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研判:对网络安全威胁进行分析,确定威胁等级和处置措施。
(3)处置:采取技术手段、人工干预等方式,消除网络安全威胁。
(4)恢复:对受损系统进行修复,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5)对处置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培训和宣传
1、培训
(1)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2)加强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专业能力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2、宣传
(1)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2)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
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工作是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监测、预警、处置、培训和宣传等方面对《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进行解读,旨在为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标签: #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