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
一、课程简介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从图像或视频中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学科,它涉及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图像形成、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目标识别、图像理解等。
2、使学生熟悉计算机视觉的常用算法和技术,包括边缘检测、角点检测、直方图均衡化、模板匹配、深度学习等。
3、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三、课程内容
1、图像形成与预处理
- 图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图像的获取方式,包括数码相机、扫描仪、摄像机等。
- 图像的预处理技术,包括去噪、增强、压缩等。
- 图像的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缩放等。
2、特征提取与目标检测
- 特征提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边缘检测、角点检测、纹理特征提取等。
- 目标检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模板匹配、目标跟踪、目标识别等。
- 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3、目标识别与图像理解
- 目标识别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 图像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语义分割、场景理解等。
- 计算机视觉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包括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医学影像诊断等。
4、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算法设计、代码实现、测试评估等。
-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包括算法优化、硬件加速等。
四、课程考核
1、平时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适量的平时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以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作者:Richard Szeliski,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
- 《数字图像处理》,作者:冈萨雷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机器学习》,作者:周志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深度学习》,作者:伊恩·古德费洛,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六、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验教学: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常用算法和技术。
3、案例分析: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视觉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注意事项
1、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微积分等。
2、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能够熟练使用 C++、Python 等编程语言。
3、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
4、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