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个人等各领域的重要资产,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带来严重威胁,为有效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我国制定了《数据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对《规范》进行全面解析,并提供实施指南,以期为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数据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规范》将数据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1、一般事故
(1)发生数据泄露,泄露数据量小于100条/次,或泄露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2)发生数据篡改,篡改数据量小于100条/次,或篡改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3)发生数据丢失,丢失数据量小于100条/次,或丢失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2、较大事故
(1)发生数据泄露,泄露数据量100条至1000条/次,或泄露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一定影响;
(2)发生数据篡改,篡改数据量100条至1000条/次,或篡改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一定影响;
(3)发生数据丢失,丢失数据量100条至1000条/次,或丢失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一定影响。
3、重大事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发生数据泄露,泄露数据量1000条以上/次,或泄露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2)发生数据篡改,篡改数据量1000条以上/次,或篡改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3)发生数据丢失,丢失数据量1000条以上/次,或丢失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4、特别重大事故
(1)发生数据泄露,泄露数据量巨大,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极其严重影响;
(2)发生数据篡改,篡改数据量巨大,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极其严重影响;
(3)发生数据丢失,丢失数据量巨大,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造成极其严重影响。
实施指南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组织和个人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加强数据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数据安全意识。
2、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网络设备、系统、应用程序等安全可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实施数据加密、脱敏、脱密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在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的安全;
(3)建立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数据安全风险。
3、加强数据安全应急处理
(1)制定数据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响应流程、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数据安全事件的能力;
(3)发生数据安全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理事故,降低事故损失。
4、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应加强数据安全监管,依法打击数据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规范》为我国数据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组织和个人应认真学习并贯彻实施《规范》,切实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
标签: #数据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