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个人隐私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我国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本文将详细解读该法的主要条款,并对实施要点进行梳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主要条款
1、适用范围
个人信息保护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删除个人信息的活动,以及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活动。
2、原则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2)明确、合理原则;
(3)最小必要原则;
(4)安全原则;
(5)责任原则。
3、个人信息权益
个人信息权益包括:
(1)知情权;
(2)选择权;
(3)删除权;
(4)更正权;
(5)查询权;
(6)反对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跨境传输同意权。
4、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守以下规则:
(1)收集个人信息应当明确告知收集目的、方式、范围等;
(2)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3)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4)不得泄露、篡改、损毁个人信息;
(5)不得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6)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5、个人信息跨境传输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网信部门制定的跨境传输规则;
(2)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
(3)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6、违法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
(1)责令改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罚款;
(3)吊销许可证;
(4)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要点
1、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人,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和操作规范。
2、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提高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3、强化个人信息安全防护
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加强个人信息安全防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损毁。
4、严格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管理
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对个人信息跨境传输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5、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个人信息处理者应严格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共同营造良好的个人信息保护环境。
标签: #个人隐私保护法最新规定是多少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