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详解,构建企业抗风险基石

欧气 1 0

本文目录导读:

  1. 一级灾难恢复能力
  2. 二级灾难恢复能力
  3. 三级灾难恢复能力
  4. 四级灾难恢复能力
  5. 五级灾难恢复能力
  6. 六级灾难恢复能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灾难恢复能力(Disaster Recovery,简称DR)已经成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灾难恢复工作,我国制定了《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GB/T 20988-2007),将灾难恢复能力划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一级至六级,以下是各级灾难恢复能力的详细解读。

一级灾难恢复能力

一级灾难恢复能力要求企业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2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系统,保证企业基本运营不受影响,该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企业,如金融、电信等行业。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详解,构建企业抗风险基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主要措施包括:

1、建立完善的灾难恢复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职责;

2、制定详细的灾难恢复预案,涵盖各类灾难场景;

3、定期开展灾难恢复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灾难的能力;

4、选择可靠的灾难恢复服务商,确保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级灾难恢复能力

二级灾难恢复能力要求企业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4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系统,保证企业基本运营不受影响,该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有一定要求的企业。

主要措施包括:

1、在一级基础上,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

2、提高灾备设施的建设标准,确保灾备设施的安全性;

3、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外部单位的沟通与合作。

三级灾难恢复能力

三级灾难恢复能力要求企业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8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系统,保证企业基本运营不受影响,该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有一定要求,但相比二级要求较低的企业。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详解,构建企业抗风险基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主要措施包括:

1、在二级基础上,加强灾难恢复资源的配置;

2、提高灾备设施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

3、加强灾难恢复培训,提高员工对灾难恢复工作的认识。

四级灾难恢复能力

四级灾难恢复能力要求企业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24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系统,保证企业基本运营不受影响,该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有一定要求,但相比三级要求较低的企业。

主要措施包括:

1、在三级基础上,加强灾难恢复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2、提高灾备设施的可靠性,确保灾备设施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正常运行;

3、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灾难恢复协同,共同应对灾难。

五级灾难恢复能力

五级灾难恢复能力要求企业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48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系统,保证企业基本运营不受影响,该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有一定要求,但相比四级要求较低的企业。

主要措施包括: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详解,构建企业抗风险基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在四级基础上,加强灾难恢复工作的持续改进;

2、提高灾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恢复;

3、加强对灾难恢复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六级灾难恢复能力

六级灾难恢复能力要求企业在遭受灾难后,能够在72小时内恢复核心业务系统,保证企业基本运营不受影响,该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有一定要求,但相比五级要求较低的企业。

主要措施包括:

1、在五级基础上,加强灾难恢复工作的应急响应能力;

2、提高灾备设施的应急保障能力,确保灾备设施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

3、加强对灾难恢复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灾难恢复能力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灾难恢复能力等级,构建完善的灾难恢复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标签: #灾难恢复能力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