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社区警务室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单位,承担着维护社区治安、服务社区居民的重要职责,为加强社区警务室常住人口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常住人口信息管理原则
1、实行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2、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公安机关、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三级管理架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完整。
3、实行动态管理,对常住人口信息实行动态更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实行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的合法、合规。
1、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
2、常住人口变动信息,包括迁入、迁出、死亡、户口注销等变动情况。
3、常住人口违法犯罪记录,包括犯罪前科、行政处罚等违法犯罪记录。
4、常住人口其他相关信息,包括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等。
社区警务室人员配置规定
1、社区警务室人员编制,根据社区人口数量、治安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警务室人员编制。
2、社区警务室人员结构,社区警务室人员应包括公安民警、协警、社区治安志愿者等,确保社区警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社区警务室人员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公安民警:负责社区治安巡逻、接处警、调查取证、调解纠纷、预防犯罪等工作。
(2)协警:协助公安民警开展社区警务工作,负责社区信息采集、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等。
(3)社区治安志愿者:协助社区警务室开展治安巡逻、宣传防范、调解纠纷等工作。
4、社区警务室人员培训,定期对社区警务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常住人口信息管理流程
1、信息采集,社区警务室人员负责采集常住人口基本信息、变动信息、违法犯罪记录等。
2、信息录入,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公安机关常住人口信息系统。
3、信息审核,对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
4、信息更新,对常住人口信息实行动态更新,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信息查询,为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常住人口信息查询服务。
监督管理
1、社区警务室对常住人口信息管理实行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确保信息管理的质量。
2、公安机关定期对社区警务室常住人口信息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社区警务室常住人口信息管理有异议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举报。
附则
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解释。
3、各级公安机关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标签: #社区警务室常住人口信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