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现就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如下全文解析与实施指南。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监督,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权责,确保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级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
(三)公开透明原则,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效益优先原则,在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资产配置
第四条 单位应当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编制年度资产配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条 资产配置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资产名称、规格、数量、单价等基本信息;
(二)资产使用单位、使用方式、使用期限等;
(三)资产来源、购置方式、购置资金等;
(四)资产使用效益评估。
第六条 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单位提出资产配置需求;
(二)主管部门审核;
(三)财政部门审批;
(四)单位实施资产配置。
资产使用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资产使用、维护、保养、处置等环节的责任。
第八条 单位应当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产安全、有效使用。
第九条 单位应当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发现资产损毁、闲置等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第十条 单位应当加强资产使用效益评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资产处置
第十一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处置管理制度,明确资产处置的范围、程序、条件和审批权限。
第十二条 资产处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市场化原则;
(三)节约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第十三条 资产处置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单位提出资产处置申请;
(二)主管部门审核;
(三)财政部门审批;
(四)单位实施资产处置。
监督与责任
第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十五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负责。
第十六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追究。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对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全文解析与实施指南,旨在帮助各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资产管理规定,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高效利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