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法视角出发,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进行深入探讨。
网络安全法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1、定义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的概念,网络数据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存储、传输、交换、展示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个人信息是指与个人身份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电子邮箱、住址等。
2、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原则
网络安全法确立了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
(1)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出业务需要收集个人信息。
(2)明确告知、同意原则,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应当向用户明确告知收集、使用目的、范围、方式、期限等信息,并取得用户同意。
(3)安全存储、传输原则,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的安全存储、传输。
(4)权利救济原则,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或者采取其他救济措施。
3、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安全法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
(1)数据分类管理,网络运营者应当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技术措施,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措施,确保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的安全。
(3)安全审计,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网络安全审计制度,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4)应急响应,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二、网络安全法视角下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
尽管网络安全法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1、法律适用问题,网络安全法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较为原则性,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法律适用问题。
2、技术手段不足,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仍存在不足。
3、监管力度不足,网络安全法实施以来,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仍面临一定难度,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用户意识薄弱,部分用户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
三、网络安全法视角下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针对网络安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技术支持,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为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3、强化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4、提高用户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用户对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认识,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
网络安全法视角下网络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标签: #网络安全法 网络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