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规范数据治理行为,提高数据治理水平,我国于2021年12月发布了《数据治理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本文将从标准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对国家标准进行解读。
标准背景
近年来,我国数据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风险较大、数据共享程度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治理工作,积极推动数据治理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在此背景下,国家标准应运而生。
1、数据治理原则
国家标准明确了数据治理的四大原则,即依法治理、安全治理、共享治理、开放治理,这些原则旨在指导数据治理工作,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环节的安全、合规、高效。
2、数据治理体系
国家标准提出了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治理组织、数据治理流程、数据治理技术、数据治理评价等方面,数据治理组织明确了数据治理的责任主体,数据治理流程规范了数据治理的各个环节,数据治理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数据治理评价则对数据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3、数据治理流程
国家标准对数据治理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数据治理的全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治理技术
国家标准强调了数据治理技术在数据治理工作中的应用,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防护、数据交换共享、数据开放等,这些技术手段为数据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5、数据治理评价
国家标准明确了数据治理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包括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等方面,通过对数据治理工作的评价,有助于发现和改进问题,提高数据治理水平。
实施意义
1、提高数据治理水平
国家标准为数据治理工作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数据治理水平,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安全、合规、高效。
2、促进数据共享与开放
国家标准推动了数据共享与开放,有助于释放数据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降低数据安全风险
国家标准强化了数据安全防护,有助于降低数据安全风险,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4、推动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国家标准为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形成全面、高效、协同的数据治理体系。
《数据治理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数据治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不断加强数据治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数据治理 国家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