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应对数据安全风险,我国将数据安全分为三个级别,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本文将从这三个级别出发,对数据安全分类进行详细解析。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键基础设施运营数据:涉及能源、交通、通信、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运营数据,如电网运行数据、交通流量数据、通信网络数据等。
2、关键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数据:涉及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如城市规划数据、工程设计数据、施工数据等。
3、关键基础设施管理数据:涉及基础设施管理、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数据,如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安全监测数据、应急响应数据等。
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我国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其安全:
(1)加强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
(2)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共享、销毁等环节。
(3)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防护,采用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重要数据
重要数据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数据:涉及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数据,如人口数据、社会保障数据、教育数据等。
2、企业数据:涉及企业运营、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数据,如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研发数据等。
3、社会组织数据:涉及社会组织活动、会员信息、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如慈善机构数据、行业协会数据等。
针对重要数据,我国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其安全:
(1)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对重要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2)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共享机制,促进数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共享。
(3)加强数据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数据安全意识。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指涉及公民个人身份、财产、隐私等方面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身份信息:涉及公民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数据。
2、财产信息:涉及公民财产状况、交易记录等数据。
3、隐私信息:涉及公民通信记录、健康信息、个人喜好等数据。
针对个人信息,我国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其安全:
(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2)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采用加密、匿名化等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
(3)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监管,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行为。
数据安全分类三级制为我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加强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技术水平,我们能够有效应对数据安全风险,守护信息时代的安全堡垒,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数据安全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数据安全分类三个级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