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表图片,全面解析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与策略

欧气 0 0

本文目录导读:

  1.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2.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策略
  3. 延伸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资产,数据泄露、篡改、窃取等安全事件频发,给数据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我国制定了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旨在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本文将详细解析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与策略。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表图片,全面解析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与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1、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依据《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制定,主要从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划分。

2、等级划分等级

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

(1)一级:特别重要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重大社会秩序等。

(2)二级:重要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重要社会秩序等。

(3)三级:一般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等。

(4)四级:内部数据,涉及企业、单位内部管理、业务运营等。

(5)五级:个人数据,涉及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策略

1、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表图片,全面解析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与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数据安全等级划分过程中,首先应对数据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泄露、篡改、窃取等安全风险。

(2)数据泄露、篡改、窃取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社会秩序等的影响。

(3)数据泄露、篡改、窃取的防范措施及效果。

2、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对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具体操作如下:

(1)一级数据:根据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重大社会秩序等因素,直接划分为一级数据。

(2)二级数据:在一级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数据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划分为二级数据。

(3)三级、四级、五级数据:依次类推,根据数据敏感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划分为相应等级。

3、安全防护措施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表图片,全面解析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与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针对不同等级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一级数据:采取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2)二级数据:在一级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备份、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

(3)三级、四级、五级数据:依次类推,根据数据安全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我国数据安全等级划分标准与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数据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各部门、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延伸阅读

1、《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

2、《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南》(GB/T 35276-2017)

3、《网络安全法》

4、《个人信息保护法》

标签: #数据安全等级划分表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