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利用率是衡量一个组织、企业或项目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资源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资源利用率计算方法
1、定义
资源利用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资源实际使用量与资源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资源利用率 = 实际使用量 / 资源总量 × 100%
2、计算步骤
(1)确定资源总量:需要明确所涉及资源的总量,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源、人力等。
(2)统计实际使用量:收集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使用数据,原材料消耗量、能源消耗量、人工成本等。
(3)计算资源利用率:将实际使用量代入计算公式,得出资源利用率。
实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所需原材料为A、B、C三种,能源消耗为D,人力成本为E,以下为具体数据:
资源总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原材料:100吨
B原材料:80吨
C原材料:60吨
能源消耗:5000度
人力成本:100万元
实际使用量:
A原材料:90吨
B原材料:70吨
C原材料:50吨
能源消耗:4500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人力成本:95万元
根据资源利用率计算公式,可得:
资源利用率 = (90 + 70 + 50 + 4500 + 95) / (100 + 80 + 60 + 5000 + 100) × 100%
= 4755 / 6040 × 100%
= 78.7%
通过以上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利用率为78.7%,这说明企业在资源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企业可以针对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环节进行改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资源利用率是衡量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掌握资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对资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介绍和实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资源利用率计算方法,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标签: #资源利用率怎么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