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促进住房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确保住房公积金基金的安全与合规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目标
1、提高住房公积金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一致。
2、优化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加强住房公积金数据治理,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4、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为政策制定、风险防控、决策支持提供有力保障。
1、数据质量提升
(1)开展数据质量评估,识别数据质量问题。
(2)制定数据质量整改措施,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3)加强数据质量监控,确保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2、信息系统优化
(1)梳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功能。
(2)开展系统升级改造,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3)加强系统安全防护,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管理职责。
(2)制定数据治理规范,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等环节。
(3)开展数据治理培训,提高数据治理意识和能力。
4、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1)梳理住房公积金数据资源,建立数据资源目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3)开展数据开放应用,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
5、政策制定与风险防控
(1)基于数据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2)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3)加强风险监测,确保住房公积金基金安全。
实施步骤
1、组织筹备阶段(1个月)
(1)成立住房公积金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数据治理工作方案。
(3)开展数据治理培训。
2、数据质量提升阶段(3个月)
(1)开展数据质量评估。
(2)制定数据质量整改措施。
(3)加强数据质量监控。
3、信息系统优化阶段(6个月)
(1)梳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流程。
(2)开展系统升级改造。
(3)加强系统安全防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治理体系建设阶段(12个月)
(1)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
(2)制定数据治理规范。
(3)开展数据治理培训。
5、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阶段(24个月)
(1)梳理住房公积金数据资源。
(2)推动数据资源整合。
(3)开展数据开放应用。
6、政策制定与风险防控阶段(长期)
(1)基于数据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2)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
(3)加强风险监测。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数据治理意识。
4、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力争在三年内,将住房公积金数据治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住房公积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住房公积金数据治理工作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