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总则
为加强实验室数据保密管理,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实验室保密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实验室及其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医院等。
保密原则
1、需知原则:实验室数据保密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即只有因工作需要了解实验室数据的人员才能获得相关数据。
2、限制原则:实验室数据保密应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使用、泄露。
3、安全原则:实验室数据保密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保密责任
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实验室数据安全。
2、数据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数据保密的具体工作,包括数据收集、存储、使用、传输等环节。
3、保密责任人:负责所负责数据的安全,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获取、使用、泄露。
4、相关人员:遵守实验室数据保密规定,不得擅自泄露、传播实验室数据。
保密措施
1、数据分类:根据实验室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涉及范围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级别的保密措施。
2、访问控制:实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安全存储:采用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实验室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4、数据传输:采用加密传输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5、人员管理: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定期审查,确保数据管理人员、保密责任人等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保密教育与培训
1、实验室应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保密教育,提高其保密意识和技能。
2、对新入职人员,应在入职培训中纳入保密教育内容。
3、对涉及敏感数据的岗位,应定期进行保密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必要的保密知识和技能。
违规处理
1、对违反实验室数据保密规定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2、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附则
1、本规定由实验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具体措施
1、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实验室数据进行梳理,明确数据分类和保密级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数据的实验室,应采取更为严格的保密措施。
3、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数据安全。
4、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实验室数据使用、传输等环节的监控,防止数据泄露。
5、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实验室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的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6、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审查,确保数据真实性、准确性。
7、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保密责任人等相关人员的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保密意识和技能。
8、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档案,确保保密工作有据可查。
9、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实验室数据保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保密工作。
10、实验室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实验室数据安全。
标签: #实验室数据使用保密规定最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