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保护等级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资产,数据安全保护等级是衡量数据安全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的基础,根据我国《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数据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2、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3、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5、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数据安全保护等级类型及特点
1、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特点: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数据。
(2)安全要求:用户需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采取自主措施保护数据安全。
(3)保护措施:加强用户安全教育,提高用户安全意识;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
2、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特点:
(1)适用范围: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安全要求:系统需具备审计功能,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为数据安全提供审计依据。
(3)保护措施:建立审计制度,明确审计责任;实施审计措施,确保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定期对审计日志进行分析,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特点:
(1)适用范围: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数据。
(2)安全要求:系统需具备安全标记功能,对数据实施安全标记管理。
(3)保护措施:建立安全标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标记管理责任;实施安全标记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标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定期对安全标记进行审核和更新。
4、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特点:
(1)适用范围: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关键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安全要求:系统需具备结构化保护功能,对数据实施结构化保护。
(3)保护措施:建立结构化保护制度,明确结构化保护责任;实施结构化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结构化保护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定期对结构化保护进行评估和优化。
5、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特点:
(1)适用范围: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核心数据。
(2)安全要求:系统需具备访问验证功能,对数据实施访问验证管理。
(3)保护措施:建立访问验证制度,明确访问验证责任;实施访问验证措施,确保数据访问验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定期对访问验证进行评估和优化。
数据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有助于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根据自身数据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保护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数据安全保护等级,各级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应相互配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确保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几个等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