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产出率是什么?
资源产出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资源所产出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或行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资源产出率越高,说明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资源产出率计算公式
资源产出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源产出率 = (产出总量 / 资源投入量)× 100%
产出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或行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总量;资源投入量是指在同一时期内,企业或行业所投入的资源总量。
实例分析
1、某钢铁企业
假设某钢铁企业在一年内生产了100万吨钢材,消耗了500万吨铁矿石、200万吨焦炭和100万吨煤炭,该企业资源产出率计算如下:
资源产出率 = (100万吨钢材 / (500万吨铁矿石 + 200万吨焦炭 + 100万吨煤炭))× 100%
= (100 / 800)× 10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12.5%
该钢铁企业的资源产出率为12.5%,说明该企业在一年内,每投入800吨资源,可以产出100吨钢材。
2、某农业企业
假设某农业企业在一年内种植了1000亩小麦,产量为500吨,消耗了1000吨化肥、200吨农药和1000吨水,该企业资源产出率计算如下:
资源产出率 = (500吨小麦 / (1000吨化肥 + 200吨农药 + 1000吨水))× 100%
= (500 / 2200)× 100%
= 22.73%
该农业企业的资源产出率为22.73%,说明该企业在一年内,每投入2200吨资源,可以产出500吨小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途径
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资源消耗。
3、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4、增强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产出率是企业或行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计算资源产出率可以帮助企业或行业了解自身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资源产出率,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资源产出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资源产出率,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企业或行业可持续发展。
标签: #资源产出率计算公式怎么算举例说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