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细胞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透过性,是细胞的边界。
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5、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遗传与变异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基因:遗传信息的单位,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突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导致性状改变。
4、基因重组:非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5、基因表达: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合成的过程。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1、生殖:生物体产生后代的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发育: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生长过程。
3、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包括胚层形成、器官形成等。
5、幼体发育:胚胎发育完成后,幼体继续生长成熟的过程。
生物的代谢
1、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2、同化作用:生物体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
3、异化作用:生物体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4、有氧呼吸:生物体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5、无氧呼吸:生物体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具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
2、生物群落:在一定区域内,由多种生物种群组成的整体。
3、生物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4、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包括食物、栖息地、繁殖等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6、物质循环:无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生物与环境
1、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如气候、土壤、水等。
2、生态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
3、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动态平衡状态。
4、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核心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系统地掌握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的主要内容,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同学们结合教材、练习题和历年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
标签: #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知识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