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基本信息审查
1、企业设立合法性审查:审查企业设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如《公司法》、《企业法》等,确保企业合法成立。
2、企业经营范围审查:审查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3、企业股权结构审查:审查企业股权结构是否清晰,是否存在违规股权设置、股权代持等问题。
4、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审查:审查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履历、信用记录等,确保其具备合规经营能力。
企业财务审查
1、财务报表审查:审查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确保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2、财务制度审查:审查企业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财务风险等问题。
3、税务合规审查:审查企业纳税申报、税收缴纳等情况,确保企业依法纳税。
4、资产负债审查:审查企业资产负债情况,确保企业资产质量、负债合规。
企业合同审查
1、合同合法性审查: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存在违规条款。
2、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是否存在虚假主体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合同履行审查:审查合同履行情况,确保合同双方履行义务。
4、合同纠纷解决审查:审查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确保合同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企业劳动用工审查
1、劳动合同审查:审查劳动合同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违规条款。
2、劳动报酬审查:审查企业支付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等问题。
3、劳动保障审查:审查企业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障,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4、劳动争议处理审查:审查企业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是否合法、合规,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企业知识产权审查
1、知识产权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知识产权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2、知识产权保护审查:审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泄露风险。
3、知识产权许可审查:审查企业知识产权许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存在违规许可等问题。
4、知识产权维权审查:审查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措施是否有效,确保企业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企业环境保护审查
1、环境保护合规性审查:审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
2、环境保护措施审查:审查企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有效,能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3、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审查:审查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情况,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4、环境监测与报告审查:审查企业环境监测与报告制度是否健全,确保环境数据真实、准确。
企业社会责任审查
1、社会责任履行审查:审查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如公益事业、慈善捐赠等。
2、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审查:审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确保社会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审查:审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确保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社会责任争议处理审查:审查企业社会责任争议处理情况,确保社会责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合规审查,全方位保障企业合规经营,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合规审查范围,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合规经营。
标签: #合规审查范围包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