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概述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针对数据安全的综合性法律,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概念、原则、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对数据安全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法解读
1、数据安全概念
数据安全是指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使用等过程中,不受非法侵入、篡改、泄露、破坏等威胁,保障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2、数据安全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超越数据处理目的、范围。
(2)最小化原则:数据处理活动中,收集、存储、使用数据应当遵循最小化原则,不得收集、存储、使用无关的个人信息。
(3)安全责任原则: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承担安全责任,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安全权利义务
(1)数据处理者权利义务
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数据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主体权利义务
数据主体有权查询、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4、数据安全法律责任
(1)数据处理者违反数据安全法规定,导致数据泄露、损毁、丢失等,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数据处理者违反数据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安全法合规要点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处理者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落实数据安全措施。
2、依法收集、使用数据
数据处理者应依法收集、使用数据,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信息系统,篡改、泄露他人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数据处理者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如加密、访问控制、备份等。
4、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处理者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5、保障数据主体权利
数据处理者应依法保障数据主体查询、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等权利。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应认真学习、遵守《数据安全法》,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解读的公需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