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行业的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安全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为加强金融数据安全管理,确保金融稳定和消费者权益,中国银保监会于近日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下是《办法》的主要内容解读:
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
《办法》明确,金融机构是数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责任,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数据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确保数据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加强数据安全风险管理
《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事件应对、数据安全监督考核等方面,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数据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办法》对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数据分类分级管理:金融机构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2、数据访问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3、数据传输加密:金融机构应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存储安全:金融机构应确保数据存储环境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或损坏。
5、数据安全事件应对: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发现、报告、处置数据安全事件。
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银保监会将加强对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监管,对数据安全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实施重点监管,监管措施包括:
1、监管检查:银保监会将对金融机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等进行监督检查。
2、监管通报:银保监会将定期通报金融机构数据安全监管情况,对存在数据安全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公开通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监管处罚:银保监会将对违反数据安全规定的金融机构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暂停业务、吊销许可证等。
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
《办法》鼓励金融机构采用先进的数据安全技术,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金融机构应加强与数据安全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
《中国银保监会监管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数据安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办法》要求,切实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筑牢金融数据安全防线,为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银保监会数据安全办法最新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