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划分对于事故的处理、责任追究以及预防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表格,以及相应的处理流程。
事故等级 | 定义 | 事故情形 | 处理流程 |
特别重大事故 | 一次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1. 矿难、火灾、爆炸等重大灾害;2. 重大设备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3.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 1. 立即启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2. 事故发生单位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3. 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4. 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5. 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重大事故 | 一次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1. 较大规模的矿难、火灾、爆炸等事故;2. 较大设备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3. 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 1. 启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2. 事故发生单位上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3. 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4. 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5. 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较大事故 | 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1. 中等规模的矿难、火灾、爆炸等事故;2. 中等设备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3. 中等环境污染事故。 | 1. 启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2. 事故发生单位上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3. 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4. 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5. 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一般事故 | 一次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1. 小规模的矿难、火灾、爆炸等事故;2. 小型设备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3. 小型环境污染事故。 | 1. 启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2. 事故发生单位上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3. 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4. 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5. 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轻微事故 | 一次造成1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1. 微型矿难、火灾、爆炸等事故;2. 微型设备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3. 微型环境污染事故。 | 1. 启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2. 事故发生单位上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3. 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4. 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5. 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根据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事故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在处理流程上,每个等级的事故都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上报事故信息,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追究责任,并提出整改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针对不同等级的事故,处理流程中还有一些具体要求:
1、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处理,需要及时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信息发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处理,需要及时向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省级规定进行信息发布。
3、轻微事故的处理,可以由事故发生单位自行组织调查处理,但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表格的制定,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安全生产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企业和个人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共同努力,预防事故的发生。
标签: #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表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