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网络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现象频发,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隐私,为了保障网络数据安全,我国制定了《网络数据安全处理规范》,旨在规范网络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行为,以下将详细解读该规范的主要内容。
1、数据分类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络数据安全处理规范》要求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敏感性、关联性等因素,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2、数据收集与使用
(1)明确数据收集目的,网络数据处理者收集数据时,应明确收集目的,不得超出收集目的范围。
(2)最小化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时,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仅收集实现数据处理目的所必需的数据。
(3)数据使用合法合规,数据处理者在使用数据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非法使用、泄露、篡改、滥用数据。
3、数据存储与传输
(1)数据存储安全,数据处理者应采用加密、脱敏、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存储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处理者在传输数据时,应采用加密、压缩、校验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4、数据加工与处理
(1)数据处理合法合规,数据处理者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篡改、伪造、删除数据。
(2)数据处理最小化,数据处理者在加工、处理数据时,应遵循最小化原则,仅对实现数据处理目的所必需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5、数据共享与开放
(1)共享数据安全,数据处理者在共享数据时,应确保数据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滥用数据。
(2)开放数据合规,数据处理者在开放数据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非法开放、泄露、篡改、滥用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数据销毁与注销
(1)数据销毁安全,数据处理者在销毁数据时,应采用技术手段确保数据无法恢复,防止数据泄露。
(2)数据注销合规,数据处理者在注销数据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非法注销、泄露、篡改、滥用数据。
《网络数据安全处理规范》的出台,对于保障网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隐私具有重要意义,各数据处理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标签: #网络数据安全处理规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