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概述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进行立法的法律,于2021年6月10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数据安全原则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侵犯个人、组织合法权益。
(2)安全可控原则:数据处理活动应当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
(3)最小必要原则: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采取最小必要的数据范围,不得超出数据处理目的所必需的数据范围。
2、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分级,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三个等级,并规定了不同等级数据的保护措施。
3、数据处理活动规范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规范,包括:
(1)数据处理主体:数据处理主体包括数据处理者和数据处理者委托的数据处理者。
(2)数据处理原则: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侵犯个人、组织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处理要求:数据处理活动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4、数据安全责任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责任,包括:
(1)数据处理主体责任:数据处理主体应当对数据处理活动承担主体责任,确保数据处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个人信息保护责任:数据处理主体应当依法保护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存储、删除个人信息。
(3)数据安全事件责任:数据处理主体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数据安全事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数据安全监管
《数据安全法》规定了数据安全监管职责,包括:
(1)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地方网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
(3)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数据安全监管工作。
数据安全法实施意义
1、保障国家安全:数据安全法有助于防范数据泄露、损毁、篡改等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处理主体的数据安全责任,有助于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
3、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安全法鼓励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4、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数据安全法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对于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深入学习、掌握数据安全法相关知识,共同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标签: #数据安全法应知应会
评论列表